文/凤凰网《风向》特约专家,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,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王冲
核心提示:
1.拜登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了一个对华战略包围圈,主要通过4个步骤:排除阻力从中东泥潭中抽身;全力拉拢日本和韩国;修复和欧洲传统盟友的关系;缓和美俄关系。然后,拜登想通过价值观外交,构建“民主国家“统一战线。
2. 中国应格外注意立陶宛等东欧国家。由于历史上的苏联统治,这些国家民间有根深蒂固的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,不排除选择极端做法,如突然和台湾建交。对此,中国要警惕这些小国铤而走险,不宜逼得太紧。
3. 面对拜登的包围圈,中国要善于利用美国大棋局上的弱点,尤其要关注韩国等不选边站的国家,做到政经分开,以经贸联系增强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,并优化在有关国家的中国国家形象建设。
拜登可能是个围棋高手,至少从他的对华政策可以看出些许端倪。
围棋讲究布局谋篇,讲究“金角银边草肚皮”。开局阶段,有人注重实地,但失去了势,如特朗普时期重实地,拼命抢夺各个角,但忽略了盟友的价值,看似几个角缠斗,取得几目领先优势,可从整个大棋局来看,失了势。拜登上台后立即改弦更张,不急于抢点,不急于占地儿,而是重在取势,开局后,迅速为中盘布局做准备,从棋盘上看,他的势力星罗棋布,只要加一把油,就可以把散落的点连成一片,博取实地。
拜登四步走构建包围圈
拜登的落子分四步,从全球范围内构建了一个对华的战略包围圈。
第一步,排除阻力从中东泥潭中抽身。
9·11以来,美国在中东打了两场战争,身陷泥潭,中国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。多年来,美国也想离开,但鉴于美国军工集团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对中东局势的传统政策,美国无法抽身。为了要集中力量围堵中国,拜登坚决撤退,甚至象征性地决定在9·11事件20周年之际完成从阿富汗的撤军,即便是塔利班势如破竹,美军20年的经营毁于一旦,也在所不惜,甚至美国国务院还对中国和塔利班接触表示欢迎,大有当年布热津斯基希望苏联陷入阿富汗战场的态势。当然,中国不是苏联,也决不会重蹈苏联的覆辙。
另外,拜登谋求和伊朗达成核协议,为此不惜开罪传统盟友以色列。对叙利亚,美国也是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态度。美国这么做,一是因为实力不足,不足以在中东和印太两个战场同时投放力量,二是随着本国页岩油、页岩气的大幅投产,降低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。
▎美军在阿富汗喀布尔机场实施撤离任务。图源:IC Photo
第二步,全力拉拢日本和韩国。
拜登上台后,两个访问美国的领导人,一个是日本首相菅义伟,一个是韩国总理文在寅。拜登一改前任索要巨额军费分摊费用的做法,迅速达成协议,目的就是拉拢日本和韩国。菅义伟和文在寅先后访问美国,在联合声明中都不同程度提到了台海局势,说明美国试图在东亚国家中孤立中国,而日本处于自身利益,韩国迫于形势,都采取了某种程度配合美国的做法。
第三步,修复和欧洲传统盟友的关系。
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础和重中之重是跨大西洋关系,是和欧洲国家的联盟。布什的战争和特朗普的“美国优先”导致美欧关系不睦,但对于大部分欧洲国家而言,他们反的是布什和特朗普,而不是反美。因此,拜登上台后,修复和欧洲盟友的关系,并在G7这样的重要会议上联合盟友反华,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,至少在大方向上取得了基本一致。
第四步,缓和美俄关系。
对于中美关系乃至世界局势而言,俄罗斯的重要性无需多言。拜登尽管把普京称为“杀手”,但为了美国的战略利益,还是于6月16日和普京在日内瓦会面,并约定开展美俄战略对话。美俄关系有破冰迹象,但距离真正缓和还有很长一段路,因为两国的结构性矛盾、彼此之间的敌对和不信任,短时间内难以化解。
台湾问题是拜登的杀手锏
中东撤军,搞定盟友,这都是拜登的外围战术,他还要把这个包围圈体系化,即召开民主国家的线下峰会。
这是拜登下一步要做的,该撤的撤,该拉拢的拉拢,通过价值观外交,形成一个“民主国家“的统一战线。这个统一战线,以美欧之间的跨大西洋联盟为基础,以印太战略为依托,以美印日澳四国机制为先锋,以乌克兰、捷克、立陶宛等国家为外围辅助,貌似很强大,形成了一个闭环的对华包围圈。
这里面,特别注意一些东欧的前社会主义国家。
东欧国家和分离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非常特殊,如捷克、波兰、立陶宛等。这些国家的民族性格刚烈,做决策时不会瞻前顾后,经常会情绪化地孤注一掷。另外,这些国家曾经在苏联的控制下,民间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和根深蒂固的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,因此不排除这些国家选择极端的做法,如突然和台湾建交。对这些国家,不宜逼得太紧,坚持维护一个国家不可突破的底线即可。
需要注意的是,舆论总是认为这些国家是美国的马前卒,为美国火中取栗,实际上,他们在很多问题上,是自己独立作出的选择,不是美国逼迫或引诱的结果。当年,立陶宛、拉脱维亚、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三国人民,手挽手组成600多公里的人造长城,阻挡苏联的军队,从而获得独立,这种精神及其张力,不可忽视。
波罗的海三国反抗苏联,谋求独立,在巨大压力之下戈尔巴乔夫不敢持续使用武力,而就在局势胶着之际,冰岛承认三国独立,之后引发全世界范围内的承认,随后不久,便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下苏联解体。业界把这个过程的关键节点称之为“冰岛时刻”。
中方需要警惕的,就是涉台的“冰岛时刻”,警惕有些小国在美国的支持下铤而走险。当然,无论其他国家采取什么行动,都无法改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铁一般的事实。
中国可以各个击破
从表面上看,这些构成了对我国的强势包围。但这个包围圈看似声势浩大,实则有着不少弱点。如果中方找到其弱点,各个击破,可以破解拜登的谋势布局。这也像下围棋,找到关键点,让对手首尾不能相顾,或者把它的大龙拦腰截断,也可以重新夺回盘面上的优势。用一句老话,那就是各个击破。
首先,从外交策略而言,要善于发现美国大棋局上的弱点,为我所用。
美国打造的对华包围圈,并非铁板一块,然而,如果对每一个点都出击,反而会导致对方的团结,也会导致犹豫不决的国家下定决心和美国站在一起。始作俑者是美国,中国斗争的主要点也在美国,对于其他“仆从国”要进行分类,尽量友好相处,而不是四面出击。
美国有几个核心盟友,如英国、澳大利亚,日本,一向是冲在反华的前线,虽然不能为我所用,但也未必就是敌人,作为普通邦交国家进行交往即可;还有几个盟友,如德国、法国,虽然价值观和美国基本一致,但会考虑自身的独立性和经济利益,不会贸然和美国拴在一起,但由于价值观、种族等原因,也不会和中国走近。
▎德国总理默克尔(左)与美国总统拜登(右)举行会晤。图源:IC Photo
如此看来,真心实意跟着美国反华的,并不多,很多国家是政府不希望选边站,但这些国家的国内舆论跟着英美舆论体系走,听起来会有一些反华的杂音,对此要有容人之雅量。人都会说话,说话就会有不同的观点,国家也是,还是那句老话,要听其言、观其行,而不是听到不利于自己的声音就跳起来掀桌子。
如果四面出击,给这些不选边的国家压力太大,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,增强这些国家和美国站在一起的决心。在不选边站的国家里面,像韩国、以色列、匈牙利、塞尔维亚、大部分的东南亚国家,都是需要友好交往的国家。
第二,从经济策略而言,不要以政治关系挂帅,政经分开,保持乃至促进经贸联系,以便维护和有关国家的联系,增强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。
经贸是中国和许多国家关系的压舱石,但这个工具要谨慎使用,尤其是对一些不选边站的传统友好国家,或者说在中美之间犹疑的国家,如韩国、以色列,更要加强经济交往,而不是相反。
韩国、以色列都和中国有着深厚的经贸关系。韩国的对华出口占26%,对美出口只有15%,这是中韩关系的重要基础。然而,萨德事件以来,韩国在华业务,尤其是文化产业,受到打击,韩国各界关心的是,能不能让萨德事件成为过去式,让韩国的影星重返中国。对韩国,应该拉拢,而不是打击。如果萨德翻篇、韩国影星重新入华,在此基础上实现中韩首脑会晤,可以在美国对我国战略包围圈上打开一个突破口,利大于弊。这也是韩国方面一直所追求的。目前的问题是,文在寅执政进入末期,2022年的韩国大选鹿死谁手难以预料,但此时此刻给文在寅阵营助推一把,利大于弊,保守派如果卷土重来的话,会更加强化美韩合作。
以色列一直是中国军工发展的助推器,而巴勒斯坦是中国的援助对象,从实际利益的角度,中国对巴勒斯坦是付出远远大于收益,对以色列则是有付出也有收益。中国没有必要让一些道义问题影响中以合作。当然,这一点颇有争议,中国的外交政策毕竟还要考虑20多个阿拉伯国家的利益。外交就是平衡,在阿以之间寻求平衡,目前看还是有希望的。
另外,在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中,中国不宜一边倒地支持伊朗,不要选边站,至少要维持这种战略模糊空间。这有利于中以关系,也有利于中国在中东的存在和整体利益。美国撤离中东,中国扩大存在,是对美国最好的反制。
第三,优化在有关国家的中国国家形象建设。
近年,一个突出的变化是,即便像韩国这样的国家,对中国的讨厌程度也在增加,这是对中国外交的巨大挑战。这些在中美之间不选边站的摇摆国家中,情绪变化很大,即便是政府主张对我国友好,也受到来自民间的阻力。
这就需要中国加强传播能力建设,讲好中国故事。讲中国故事,不是满世界讲,在美国、英国,讲多了也没多少用处。在以色列、匈牙利、韩国、东南亚各国,加大投入,优化中国的形象,让这些国家的民间社会更加喜欢中国,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当然,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,是长期工程。
▎日本新闻对云南大象的相关报道。
总之,中国的战略形势,遭遇来自美国的包围,压力很大,但即便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美苏两个大国压力的时候,中国也是朋友遍天下。这个世界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也简单,无非是多交朋友。如果把朋友比作围棋的棋子,这就相当于你棋子多了,布局合理,最终数目的时候,可能就是胜利的一方。
/ O9 _! b Y7 X4 ?& ~8 q
' ^% C, E" w6 h1 F! L; o) n5 G: S; M5 @* L/ e* u8 M8 L. t$ Z) L* z